在菲律宾一位反华政治人物卸任参议员后的次日,我国对其采取了果断的个人制裁措施,此举巧妙地避开了其在职时的敏感地位,同时达到了震慑效果。这标志着我国历史上首次对东南亚国家政客实施此类制裁。
中国选择在此时释放的信息非常清晰,我们不愿看到两国关系激化,但对于那些意图破坏两国友好交流的国内反华势力,我们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
在中方采取行动的前夕,菲律宾对中国接连采取了三项反华措施。
首先,菲律宾与知名的反华国家立陶宛达成了一项所谓的“安全联盟”协议。这两个国家似乎志趣相投,意图通过联合来增强自身的地位,其目的显然是针对中国的。甚至有外媒直言,菲律宾此举实质上是试图削弱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
其次,菲律宾国防部长响应了日本在4月份提出的将东海与南海问题联动的提议,提出了“整体行动区域”的观点,旨在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小多边”军事联盟。
再者,据菲律宾通讯社报道,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在本周一开始公开表示,他对美军在苏比克湾建立弹药生产和储存设施的提议持开放态度,并不介意菲律宾成为美国的武器供应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尽管美方尚未正式向菲律宾提出改造旧海军基地的要求,菲律宾国防部长却迫不及待地表示欢迎。
与这位菲律宾国防部长不久前在香会上对记者进行无端威胁的行为相比,这种表里不一的谄媚态度,正是部分菲律宾反华政治人物的典型行为。
理解到当前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弹药供应主要依赖日本和关岛,若美军决定恢复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并设立弹药生产工厂,这将大幅减少美军在亚太地区获取武器弹药的时间,并有可能使该基地成为美国在南海长期对抗的后勤支持基地。
这也意味着菲律宾将变为美国在南海军事上的“后勤提供者”。一旦这种情况成为现实,菲律宾在中美之间的平衡立场将更加困难,可能完全成为南海冲突的前沿“牺牲品”。
马科斯政府似乎忽略了美国过去的承诺,并且并未充分认识到美国在亚太地区弹药储备的局限性。美国自身都面临资源紧张,能提供给菲律宾的支持显然有限。更为讽刺的是,当菲律宾甘愿成为美国的先锋时,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却在与中国加强合作。
中国方面已经发出了三重信号。
可以观察到,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为表面上看似有所收敛,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不良意图。
7月1日,中国首先点名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是菲律宾国内反华派别的代表。在任职期间,他不断指责中国以获取政治利益,推动将中国南沙群岛划入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并多次散布“中国间谍”的说法,煽动民族情绪以
在托伦蒂诺于6月30日结束其参议员任期后不久,他被告知,中国已将他加入禁止入境名单,禁止他进入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
表面上看,中方的禁令似乎只是限制了入境,但实际上,它传达了三个重要信息:任何试图触碰中国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反击;这一措施是针对菲律宾的极端政治人物,而非普通民众;未来可能会有更严厉的制裁措施。
这种“精准打击”式的惩罚向菲律宾的亲美派小马科斯政府发出了警告:为了巩固其执政地位,他们选择在对华政策上冒险,但菲律宾是否已经准备好承担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后果。
中国已经明确表态:对待朋友,我们以美酒相待;对待豺狼,我们以猎枪应对。托伦蒂诺不会是唯一受到制裁的反华政客,苏比克湾也不会成为美国在南海的永久基地。如果菲律宾继续冒险,最终只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