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的开封市,一位名叫代易瓒的学子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24分的优异成绩,此分数足以确保她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就读。
她的最终抉择令众多人感到意外。
她并未选择众人所认为的顶级学府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而是选择了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立志于攻读航天工程。这一决定在那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
事件发生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招生代表分别三次造访她的住处,意图劝说她改变主意,然而均未能奏效。代易瓒对自己的决定表现得异常坚决。
她的决心并非一时冲动。她的父亲透露,曾有一段时间,她每晚都会熬夜观看火箭发射的录像,她的专注与热情显然并非作伪。起初,他期望她能前往大城市,寻得一份优职,然而,目睹她对航天事业的深厚兴趣,他最终决定给予她支持。
国防科技大学所提出的培养计划颇具吸引力。该校承诺学生可实施本硕博连贯学习,并配备专业指导团队,课程设置明确有序,这对于有志于深入研究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大优势。
易瓒的抉择并非个别现象,它揭示了新兴的动向。依据河南省教育部门的数据,十载之前,全省高考成绩排名前十的学生中,高达八成七的人倾向于选择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然而,截至去年,这一比例已降至六成二。
当前,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将注意力转向航空航天等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领域。
与此同时,国防科技大学在本年度对航天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进行了显著增加,增幅高达四十个百分点。此外,国家层面出台的文件亦多次强调,应优先发展航天等战略性的关键行业。
这种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在代易瓒的班级中,有六位同学考得了六百多分的优异成绩,其中两位在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之间陷入了纠结。
在日常生活中,航天的影响同样无处不在。她的宿舍墙壁上贴有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宣传海报,手机相册中保存着各式各样的卫星图像。她的书包上别着一枚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徽,行走间不经意间还会轻轻掀开衣角,向他人展示。
面对同学们关于毕业后是否打算出国发展的询问,她坦诚地表示:“我所学的知识,都是为了服务于中国人。”
有时,个人的决定确实能够对周围的人产生显著影响。位于街角的小便利店老板的儿子原本计划通过复读一年力争进入清华大学,但在听闻了代易瓒的故事后,他开始严肃地思考是否要报考国防科技大学。
在家长群体中,这一事件同样引发了热议。易瓒的母亲回忆道,女儿自幼便对家里的收音机情有独钟,总是拆解开来,零件散落一地。当时她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如今她才领悟,这可能正是兴趣的萌芽。如今,每当看到女儿谈及自己的梦想时眼中闪烁着光芒,她深知这比任何事物都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