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儿岛,半个月内发生了1500次晃动,数十万人彻夜不眠,焦急地等待着预言中的大地震。然而,7月5日凌晨4点18分,海面依旧平静无声。
漫画家的幻想被误传为世界末日预警,但科学证据无情地揭穿了这一谣言。这个预言最初源于26年前的一本漫画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
龙树谅在闲暇时刻随手记录下梦境,编辑便巧妙地在书脊上加入了“2025年7月5日”这一日期,借此制造话题。这一日期恰好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日期相吻合,因此被人们视为预言。然而,日本气象厅的监测数据显示,鹿儿岛的地震是由菲律宾海板块的正常俯冲活动引起的,震源深度大多在20至30公里之间。所谓的红色强震警报实际上是指可能发生的6级以下余震,并非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那晚,25万人涌入地震直播的直播间,画面异常震撼。防灾APP的下载量激增三倍,便利店中的应急包也迅速售罄。然而,当预言时刻到来时,推特热搜却充满了疑惑:“???”。鹿儿岛的最大余震仅有3.2级,甚至不如新干线经过时的震动。气象厅第二天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利用投影仪展示了地壳应力监测图,板块位移数据完全在正常阈值内,与漫画中的描述毫无关联。
漫画创作者本人感到尤为冤枉。在采访中,她表示出版社将她的梦境记录伪装成预言书籍,而她仅负责绘制封面。书中提到2025年7月将发生事件,但具体的日期却是编辑自行臆想的。如今,她因为此事被网友攻击,不得不关闭社交媒体,并被迫为出版社承担指责。尽管如此,她心态平和,认为这也能成为推广防灾知识的契机。
日本网民揭露了预言产业链的黑暗面。一位YouTube博主靠售卖“地震逃生课程”每月赚取千万日元,神社护身符的销量增长了七倍。更有甚者,有旅行社推出了“末日观测团”,专门针对外国游客进行欺诈。然而,随着预言的失败,这些账号纷纷在夜间删除视频,装作死寂。
今日,地震活动尚未平息,气象厅再次发布新的预警信息。然而,这次在评论区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有人展示了如何将储备的防灾饼干制作成美食,有人分享了房屋加固的方法。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在线直播讲座吸引了八万名观众,弹幕中充满了关于“活断层”与“板块俯冲”之间区别的提问。防灾手册的下载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是时候让那些关于末日的预言戏码落幕了。我们不如学会如何解读气象厅发布的紧急速报等级。在橙色警报时应采取何种行动,面对红色警报应如何躲避,这些才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实用知识。至于漫画中描绘的末日场景,我们只需将其当作科幻电影来欣赏。
鹿儿岛的渔民们依旧照常出海。他们表示,海底地震仪的数据远比任何玄学预测都要可靠百倍。